时代的一粒沙(二) 阅读记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章 目录 下─章

宿舍老大哥刘飞宇是宿舍最年长的。原因在于刘飞宇参加了五年高考。刘飞宇是山里的孩子,离他们县城都需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刘飞宇的父亲是名小学老师,真正意义上的山区的小学老师。山区的小学老师只有一点补助,没有工资,当时也只能指望地方财政上。地方政府富裕一点,这点补助就准时一点,但拖欠其实已经在当地是常态化的,上课之余地里的庄稼活一样也不能少。所以刘飞宇家庭经济条件最差。入学之后不久就申请下来了贫困补助和在学校食堂带红袖箍的勤工俭学岗位。宿舍的人平常见面也总是飞哥飞哥的喊着,对刘飞宇有一种莫名的尊敬。

飞哥的名字一点不像山沟里出来的。飞宇,这名字相对宿舍其他人的名字就大气和明显的有文化多了。虽然飞哥在学校里穿着一般,却总是脸上挂着看起来就健康阳光的笑容。飞哥的父亲虽然看起来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但是飞哥的父亲不像陈建军见过的那些农民一样。明显看起来从容的多,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飞哥是心里最沉的住气的。前世一直到毕业大家才慢慢听完飞哥以前的故事,知道飞哥家庭的情况。

飞哥的父亲在山沟里为九年义务教育奉献了一辈子。国家也并没有忘记他。在飞哥考上大学前,其实国家已经有政策了:为了解决那些从事基础教育一辈子的民办教师的问题,全国统一安排民办教师民转公。但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这个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小县城里,这些个消息居然销声匿迹了好久。县城里面那些个实权派把这些个民转公名额都瓜分完毕了。各个学校里都有些叫你啼笑皆非的老师:大字不识的看门大爷有编制,食堂里做饭的阿姨有编制,甚至有些从来没在学校里露过脸,七老八十道都走不直的老人有编制,甚至某个领导的聋哑亲属也有教师编制。那些个在课堂上教书育人的老师却只有农民身份,在这些个无比看中身份的地方,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所有的转机是市里面突然崛起的商报。不同于以前陈飞宇接触的那些靠向机关单位摊派任务发行的官方报纸。商报崛起凭借两个手段。一是凭借着订报纸送鸡蛋食用油使老百姓愿意花钱订报,二是以及报纸上开始刊登市井百态,新闻上的东西开始鲜活起来。而不是距离普通人那么遥远的时政新闻和国际形势。使得商报就像病毒一样很快的在这个当时相当封闭的县城流行开来。而使商报名声大震同时也迅速销声匿迹的是同一件报道--就是上面提到的民办教师转公事件。其实之前有部分老师是知道的,也反应过。但由于民办教室大多出身底层,能发出的声音太小,面对的对手又过于强大,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这样自动湮没了。

但是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商报估计是某个刚毕业的记着凭借一腔热血把几乎所有被顶替的民办教师都采访到了,顶替者的身份和背后大致站着那些势力简直可以查到查到身份证号。在当时这种报道可以说在县城中是爆炸性的,简直是一份纪检委的调查报告。但不是保密文件不是内参,而是直接头版整版的发布在了商报上。当时导致商报大火,直接在县城内脱销。也直接导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https://m.yourenxsw.com/novel/599/

上─章 目录 下─章